特写

纽约之声:以声景探索城市

2018-12-11

李天伦(2016年香港驻纽约经济贸易办事处—亚洲文化协会奖助得主)是一位香港新媒体艺术家。作品展现他曾身为概念艺术家的深刻经验,以像素为主题,探索人类感官对自然、空间、时间、媒介、科技与背后机制的感知,以具体创作呈现系统结构。他的近作包括以像素区块重构声音数据,创作出一系列三维凋塑「声景」,捕捉城市氛围与日常生活的精神,召唤城市的集体记忆。他此行获奖助以考察观摩美国当地公共艺术发展,与当地艺术家共同创作、对话以扩阔自己的艺术语言。天伦在今期特写中阐述他在奖助期间探索纽约艺术界的不同面向,通过许多阶段的尝试,了解当地公共艺术与当地艺术家的创作路径。


作为视觉艺术家,我主要以凋塑及装置艺术作为创作媒介,去探讨不同类型影像的生成与呈现的方式,以及其多重解读与我们自身的关係。作品主要透过实体凋塑、虚拟模型、数位影像、互动装置等不同媒介,去重构日常生活所见的影像,追寻着影像诠释和再诠释的不同方法与可能,藉此探索出隐藏在身处世界的潜规则。

虽然对这相关题材的展览和作品充满期待,在抵达纽约的首週,我并没有立即参观当地的艺术馆,亦未踏足任何的展览,因为纽约这座城市本身已足以让人陶醉。城市与空间的规划,纽约客如何运用身处的公共空间,艺术如何融入社区等,都一一成为整个奖助计划中我所关注的议题。刚好,在纽约城市博物馆(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正展出「Art in the Open: Fifty Years of Public Art in New york」,这展览正好作为我探索这一系列议题前的概览。在参观展览与漫步街道之间,难免会比较到纽约和香港两地公共艺术创作与文化面貌。而这次经历,相信会对日后开展关于公共空间与艺术创作的讨论带来新的观点。


纽约城市博物馆

纽约当地社区艺术演出

在整个奖助交流计划的前半部分,我主要参观了纽约市大部分博物馆、艺术空间及画廊等硬件设施。这就像在观赏艺术创作的最终成果,然而,更重要及有趣的是去理解艺术创作过程的本身。探索艺术生态在纽约到底是如何运作?纽约人怎样发起社区艺术计划去带动公共艺术的可能性?甚至每一件艺术作品背后的意念是如何衍生?在参观过ISCP、AIG和Dumbo Open Studio等工作室驻留项目后,我更期待透过与在地艺术家、策展人的沟通对话和合作去了解这方面的议题,期望得到更深刻的体会和更直接的答案。

Minkyung Bae, Johann Diedrick与李天伦身处Diedrick的工作室 



天伦正在体验他的声音装置

在旅程期间,另一个持续创作的计划是透过「声景」去倾听、发掘这座城市不同的面貌。在一贯惯常的创作方式以外,我更享受去交流及体验其他艺术家的创作方式。我和另一位ACC会友Minkyung Bae在Greenwood公墓使用媒体艺术家Johann Diedrick的声音设备,去发掘墓园内潜藏的声音。用专业录音设备去探索周遭的环境声音,再用视觉化的方式去呈现声音的本质,藉此作为反映社区精神、观察生活面貌是我惯常的创作方式;而Johann则把声音理解为连繫人们和社区的一套方法,透过声音去鼓励参与者一起探索他们所属的社区环境。大家对声音作为创作素材各有不同看法和理解,因此非常期待在奖助计划的后半部与当地艺术家合作,去扩阔自己的艺术语言。

 


天伦与朋友在Greenwood公墓收录声音

在纽约驻留的最后数星期,我仍到处四出收集声音片段。从不同的社区出发、在曼哈顿与布鲁克林桥上来回折返,由中央公园经第五大道漫步至唐人街社区,每天都花约八小时走路、坐地铁、去收集「声景」创作素材,至今已有50小时以上的录音素材。这里的地下铁路网路就好比纽约市的神经系统,不同的社区分佈于各条路线。每当我在车厢和车站之中逗留愈久,越能发现这城市的各种面貌及深藏其中的多元精神。成千上万的絮语谈话如潮涌现,望着乘客们交谈、互动、乞讨、即兴表演,每时、每刻、每天都在上演旁人未知的悲喜交集生活故事。

纽约市的声音记录—天伦製作的拼贴纪录

对当地华裔移民来说,一间叫巴黎越南麵包的唐人街食肆是最亲切的社区中心。我常在那裡流连数小时,细听他们的閒话家常。对话中诉说着各自的有趣故事,每一个都反映出他们在这里的家庭背景和价值观。以记录口述故事的方式去了解移民切身关注的事情,着实最好不过,也为我塑造了空间去想像他们每个人在地生活的点滴。来到纽约的亲眼所见无疑是对了解整个城市及其文化成形最好的经历,但细心的倾听也让我发现更多。

纽约唐人街,巴黎越南麵包,李天伦时常到访收集口述故事(右)

最后,我非常荣幸参与港台电视节目《好想艺术》的拍摄,亦乐见其他ACC会友在拍摄旅程和讨论时乐在其中,分享各自对这趟旅程的想法-放空停下,在无休止的日常工作和重担中抽离,透过ACC奖助计划去为各自的创作研究寻找新灵感,无疑是这趟旅程的最大得着。我相信创作源自对事物的感知,从观察每一天的细微琐事,在日常体验中发酵,发展出作品的基础与核心,正好呼应着我们这个世代的生命价值。我相信在纽约的所见所遇,必将为日后的创作带来蜕变,展示不可预知的新视野。


香港电台节目《好想艺术》有关天伦奖助计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