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亚洲文化协会案例研究---古天农:美国文化交流之旅

2023-5-18

亚洲文化协会的奖助计划为具抱负的艺术家,提供独特机会让他们浸沉于具改造力的艺术探索旅程。

艺评人郑威鹏(ACC 2009)受委约撰写有关香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化交流活动。见及以故古天农先生于1987年获利希慎基金奖助计划,前往美国对当代戏剧进行考察,郑氏遂以古先生作案例研究对象。郑氏的文章详述古先生获ACC奖助进行美国进行交流的体验,侧面让读者更理解亚洲文化协会奖助计划的初心。

*此篇文章于2022 年10月原刊于Artism Online 。特此鸣谢香港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 (IATC)。


古天农的美国文化交流之旅 --郑威鹏

在商业剧场云集的百老汇以外,在ACC的协助与安排下,古天农同时有机会参与当时外外百老汇前卫剧场大本营辣妈妈实验剧场的舞蹈歌剧演出《伊狄柏斯神话》(Mythos Oedipus)。他本来只打算观看《伊狄柏斯神话》的彩排,但辣妈妈实验剧场的艺术总监艾伦.史都华(Ellen Stewart)却叫他干脆也一同参与演出。古天农驻留纽约,本来一心主要向百老汇的商业正剧取经,但在因缘际会之下,有机会走进纽约前卫剧场离经叛道的艺术世界,而他颇享受这种「艺术视野上的扩展」。对于古天农来说,这次参与《伊狄柏斯神话》的演出经验大概颇为深刻,他在《新晚报》的专栏「穿梭百老汇」便花了三篇文章的篇幅,详述他的演出体验与见闻。

自1980年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以下简称ACC)成立以来,一直透过向艺术工作者与机构提供奖助金,促进美国与亚洲的文化交流。ACC的前身是「约翰.洛克斐勒三世的亚洲文化交流计划基金」(Asian Cultural Program of the JDR 3rd Fund),由约翰.洛克菲勒三世(John D. Rockefeller 3rd)于1963年创立。ACC总部于美国纽约成立以后,随即先后于东京(1983年)、香港(1986年)、台北(1995年)及马尼拉(2000年)等亚洲城市设立办事处及伙伴机构,一直致力建立一个美国与亚洲文化交流的网络。

作为最早受惠于ACC文化交流奖助计划的城市之一,香港早在ACC香港办事处成立以前,已有艺术工作者接受ACC的奖助,例如视觉艺术家韩志勋(1969年)与王无邪(1971年)都是早期的奖助受惠人。八、九十年代是ACC奖助计划下港美文化交流的黄金期,期间接受奖助的香港艺术工作者达135位之多。本文将以本地著名已故剧场导演古天农1988年驻留纽约的经验为例,从侧面谈谈八、九十年代香港戏剧艺术工作者在ACC奖助计划下的港美文化交流概况。

专业化起步,借他山之石
上一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是香港戏剧界专业化起步的年代。香港戏剧(新式话剧)早在三十年代已于香港兴起,并在六、七十年代,受学联戏剧节、校协戏剧社等引发的剧运影响,成为一代风潮,八十年代以前的香港戏剧界仍然是业余剧社的天下。虽然在学联戏剧节后期已有专业化的呼声,香港话剧团、中英剧团等职业剧团也分别于1977与1979年成立,但要待至八、九十年代,香港演艺学院于1984年正式建校,九十代初有更多新生代的小型专业剧团进入戏坛,香港戏剧界才开始慢慢步向真正的专业化年代。
跟不少从七十年代剧运走过来的本地剧人相似,古天农并非戏剧学院科班出身,而是透过向早一辈专业剧人(例如1962年留美回港的钟景辉)学艺与具体参与演出走向专业之路。在七十年代,古天农积极参与校协戏剧社等业余剧社的演出,到了1983年才加入香港话剧团,担任全职演员。任职香港话剧团期间,除了当演员外,也曾编导过一些短剧,例如第一部自编自导的舞台剧《师生之间》。从这样的背景出发,我们大概可以理解古天农为甚么会在1987年向ACC申请奖助,并于同年年底开始花了一年多时间,驻留当时仍然是世界表演艺术枢纽的纽约,拓阔自己的剧场视野、知识与经验。

根据古天农向ACC提交的申请书,他在香港话剧团工作了四年,编导演的工作均有机会参与。在他参与香港话剧团与业余剧社的导演工作中,他不止一次意识到香港戏剧界缺乏专业编剧与导演方面的人才。故此,他希望借此次留美机会,开发自己在专业编剧与导演方面的潜能 (i)。按古天农的初步计划,他打算修读纽约大学艺术学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的多个课程,其中包括:(1)纽约剧场概论;(2)制作百老汇剧场(编剧与导演的角度);(3)戏剧写作;(4)定目剧(repertory theatre)剧团实习计划。同时,他也希望到纽约当地专业剧团实习,透过实际参与制作,汲取相关的知识与经验。

穿梭百老汇(ii)
根据古天农事后向ACC提交的报告,虽然他最终并没有修读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课程,但他透过实际投入专业剧团的制作、参与工作坊以及观摩百老汇内外演出,还是收获甚丰。在专业剧团实习方面,古天农曾在百老汇与外外百老汇剧场,分别于「圆型定目剧团」(Circle Repertory Company)与「辣妈妈实验剧场」(La MaMa Experimental Theatre Club)实习与演出。他认为,圆型定目剧团的风格比较写实与美国化,而辣妈妈实验剧场则走前卫风与国际路化线。圆型定目剧团是当时云云走商业路线的百老汇剧团之一。驻纽期间,古天农曾任剧团「创作实验室」(Circle Rep Lab)的助理,而创作实验室则是一个让艺术工作者可以自由创作与发展全新作品的空间,尤其是名为「创作进行中」(Project-in-Progress)的项目。古天农同时曾任「创作进行中」项目的助理舞台监督,他在报告中明言,香港剧场正正需要好像「创作进行中」这样的项目,让编导演创作人员能够从一批「专业观众」身上取得有用的意见,令尚在发展中的作品更趋完善。
除此之外,古天农也曾参与圆型定目剧团的演出,担任演出《界线》(Borderlines)的助理导演。除了舞台演出外,剧团也会跟纽约公共电台WNYC合作,制作广播剧。驻留期间,古天农便曾经在广播剧中饰演过几个华人角色。在此之前,剧团演出鲜有少数种族的角色,这或多或少刺激了古天农在《新晚报》专栏中有关美国少数种族(尤其是华人)处境的思考。

辣妈妈的前卫、多元与自由
在商业剧场云集的百老汇以外,在ACC的协助与安排下,古天农同时有机会参与当时外外百老汇前卫剧场大本营辣妈妈实验剧场的舞蹈歌剧演出《伊狄柏斯神话》(Mythos Oedipus)。他本来只打算观看《伊狄柏斯神话》的彩排,但辣妈妈实验剧场的艺术总监艾伦.史都华(Ellen Stewart)却叫他干脆也一同参与演出。古天农驻留纽约,本来一心主要向百老汇的商业正剧取经,但在因缘际会之下,有机会走进纽约前卫剧场离经叛道的艺术世界,而他颇享受这种「艺术视野上的扩展」。对于古天农来说,这次参与《伊狄柏斯神话》的演出经验大概颇为深刻,他在《新晚报》的专栏「穿梭百老汇」便花了三篇文章的篇幅,详述他的演出体验与见闻 (iii)。

首先,相对于当时以白人为中心的百老汇剧场,《伊狄柏斯神话》的演员阵容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联合国」。演出是以希腊文来演的,演员则来自南韩、日本、美国、菲律宾、苏联、希腊、香港,主角伊狄柏斯更是由一位韩国男演员来演。辣妈妈实验剧场在美国六、七十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与反抗文化的氛围中起家,史都华本身也是非裔美国人,《伊狄柏斯神话》演员的「小型联合国」阵容,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种时代印记,而我们从古天农的《新晚报》的专栏,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他对多元文化与种族问题的思考。

作为纽约前卫剧场大本营的辣妈妈实验剧场,其自由奔放的排练与演出方式,大概也对演正剧的古天农产生了某种文化冲击。他提到,《伊狄柏斯神话》曾应希腊政府之邀,到当地演出,而首站是位于一个城镇的露天剧场。当时史都华要求观众需按剧情需要而移动,最初观众还以为她在开玩笑,但当她真叫他们移动,让出原来的观众席作舞台,观众自然鼓噪了,更演变为暴动。我们知道,在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小剧场运动中,这种空间上的实验可谓司空见惯,而港台两地要等到八、九十年代才迎来第一波的小剧场。

除了空间探索之外,《伊狄柏斯神话》对于裸体与性的大胆探索,也著实令古天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古天农的描述,史都华要求《伊狄柏斯神话》的某些演员(例如饰演主角伊狄柏斯的男演员、一位向神灵献舞的女演员)裸体演出,其他演员则一律穿长袍,并穿上肉色内裤,原因是史都华要求演员「回到不以裸体为耻的年代」,她甚至要求演员在剧场上演一场集体性交的仪式。据说,古天农自美归来,也曾在某些演出注入裸体的元素,可见《伊狄柏斯神话》的自由狂放给予他的震撼不少。



(i) 感谢亚洲文化协会香港分会总监韦志菲的慷慨相助,容许笔者到协会办公室阅读古天农当年的申请档案。
(ii) 小题出自古天农1988年在《新晚报》文化热线版的专栏「穿梭百老汇」。古天农于1987年12月31日首次于该栏发表文章,顾名思义,主题以百老汇剧场为主,但也旁及其他美国戏剧与文化的议题。古天农在该栏先后共发表二十一篇文章,周期不定。最后一篇文章为〈安能辨我是雄雌——谈《蝴蝶伊人》中的男「女」主角〉(1988年9月1日),本来还有续篇,但直至古天农完成驻留回港,该栏并没有继续发文。另外,根据古天农回港后向ACC提交的报告,除了《新晚报》的专栏外,他还有向一份名为《Media》的期刊定期供稿。可惜直至笔者撰写本文为止,笔者只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找到同名刊物,但翻查该份以亚洲出版业为对象的英文杂志,1988年却未见古天农的名字以及任何跟美国戏剧与文化相关的文章。
(iii) 古天农著:〈纽约剧坛登台体验感受〉,《新晚报》,1988年4月14日;古天农著:〈台上下的《伊狄柏斯神话》─—纽约剧坛登台亲身体验之二〉,《新晚报》,1988年4月28日;古天农著:〈《伊狄柏斯神话》演出杂记─—纽约剧坛登台体验之三〉,《新晚报》,1988年5月5日。